2012年3月23日下午,哈尔滨医院一名未成年患者因不满情绪对4名医生行凶,致1死3伤。事件一发立即引起全国各地医院热议:谁来保护患者的保护神?谁来保护医生?谁将会是较终的受害者?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也于2012年5月12日发表文章:需结束医生面临的暴力威胁。文章指出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认为原因在于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不够、医生薪水及业务培训费用不高、媒体对医生的过多负面报道、公众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对疗效的期望不切实际以及很多贫困家庭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医生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较近几年,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涉及个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一些医院和诊所的医生被患者或患者家属辱骂、伤害,甚至谋杀。《柳叶刀》杂志曾报道了一起悲惨案件:哈尔滨医院一名实习男医生被患者捅死。
为应对这场危机,政府上周宣布将加大对医院的警力监护。卫生部和公安部发表联合声明:任何干扰医院正常运作、携带危险物品、恐吓医务人员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把医院变成一个戒备森严的场所也许是必要手段,但这对于医疗界目前这种令人不安的情形来说只是一种短期解决方案。
医生个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不够、医生薪水及业务培训费用不高,这些因素导致医疗差错出现率高、部分医生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医患间缺乏健康沟通。其他因素则是社会性的,包括媒体对医生的过多负面报道、公众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对疗效的期望不切实际以及很多贫困家庭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
不管构成暴力威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现象对医疗界的影响都是备受关注的。宁波医学专业学生李杰作为新一代医生的代表,表示对未来很迷茫,他在来信中写道:“我们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学医,因为我们不知道将来该如何面对复杂且令人不安的医患关系。”
在过去,医生是受人尊敬的,在其他国家也依然如此,但为何现在连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为了保护现有的和将来的医生资源以及患者利益,需努力让其医疗业再次变成一个具有吸引力、回报合理、受人尊敬的安全职业,而实现此目标的步应该是政府着手调查医患间暴力事件的起因,并且找出有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