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曼口腔真的跑路了吗?”“我的矫正做到一半怎么办?”这是近许多患者焦虑的问题。2025年春节后,连锁口腔品牌福斯曼被曝多地门店突然关闭,涉及广州、北京、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数千名患者治疗中断,员工工资拖欠,引发行业震动。本文将结合信息,梳理事件全貌,并为消费者提供避坑指南。
一、福斯曼口腔关店风波:多地门诊一夜停摆
福斯曼口腔成立于2020年,主打“隐形矫正”服务,凭借低价策略快速扩张至一二线城市。然而,2025年2月春节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的福斯曼门店突然关闭,患者复诊被迫中断。
福斯曼口腔为什么突然倒闭?核心原因解析:
资金链断裂:春节前签署的融资协议因投资方毁约未注资,导致现金流枯竭 。
经营模式隐患:依赖“预付费”模式,用新用户充值填补老用户治疗成本,终难以为继。
政策冲击:2023年种植牙集采政策导致利润骤降,叠加房租纠纷、设备采购等成本压力。
二、福斯曼口腔关店名单(截至2025.3.17)
根据患者实地走访及公告,福斯曼口腔受影响关闭门店分布如下:
城市 | 门店名称 | 地址 | 当前状态 |
---|---|---|---|
广州 | 齐遇口腔门诊部 | 天河区购书中心5楼 | 已关闭,场地被接管 |
上海 | 福斯曼口腔汉中路店 | 静安区汉中路188号 | 停诊,警方贴警示 |
北京 | 福斯曼口腔金融街店 | 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7号 | 设备升级暂停服务 |
深圳 | 福斯曼口腔南山科技园店 | 南山区科技南路18号 | 医生团队撤离 |
成都 | 福斯曼口腔天府广场店 | 青羊区人民中路一段 | 复诊需另付费用 |
三、福斯曼口腔行业启示:连锁牙科的“暴雷”基因
福斯曼事件暴露了民营口腔行业的三大痼疾:
1、资本盲目扩张:3年扩张至50+门店,单店客流量却下滑40%,入不敷出 。
2、过度依赖预付费:患者一次性支付数万元,资金被挪用扩张而非专项管理 。
3、技术门槛虚高:部分门店由非背景人员管理,医生流动性大,服务质量参差 。
福斯曼口腔对比公立医院优势:
项目 | 福斯曼口腔 | 公立医院口腔科 |
---|---|---|
价格透明度 | 常含隐形加价 | 明码标价,覆盖部分项目 |
医生稳定性 | 高流动性,实习医生为主 | 医师坐诊,团队稳定 |
售后 | 无合同或条款模糊 | 标准化流程,纠纷处理渠道明确 |
四、福斯曼口腔患者自救指南:三招守住权益
1、证据保全
立即备份合同、缴费记录、沟通记录(微信聊天、电话录音)。
登录福斯曼APP导出电子病历(若未卸载),避免数据丢失。
2、维权渠道
政府投诉:拨打12345热线或登录信访局网站实名举报。
法律途径:加入集体诉讼,降低维权成本,但需做好执行周期长的准备。
3、紧急处理
公立医院介入:优先挂医院口腔科,评估牙齿现状,防止矫正反弹或感染 。
谨慎转诊:核查新诊所资质,拒绝签署“风险自担”条款 。
五、如何选择靠谱牙科诊所?避免成为下一个“福斯曼”
1、消费者避坑法则:
查三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执业资格证》《设备采购备案》,缺一不可 。拒绝大额预付:选择“按阶段付费”,降低资金风险。 认准医生背景:优先选择公立医院背景或独立执业的医生 。
2、机构合规建议:
资金监管:预付款项纳入第三方托管账户,专款专用 。
政策响应:适应集采政策,拓展覆盖项目,降低对高利润项目的依赖 。
福斯曼口腔的爆雷并非偶然,而是民营医疗盲目扩张、资本逐利与监管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者需牢记:看牙是医疗行为,而非“快消品”,选择机构时务必查验资质、理性付费。若您或亲友正身处维权困境,请立即行动——守住证据、合法发声,别让健康为资本的错误买单!